您现在的位置:本港台现场报码开奖 > 园丁风采 > 名师工作室 > 张慧 > 正文内容

高小康:“研究那些活着的历史” - 中山大学新闻网

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更新日期:2018-12-25 浏览次数:

  高小康:“研究那些活着的历史” - 中山大学新闻网高小康:“研究那些活着的历史” 访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中文系高小康教授 稿件来源:校报2011-04-20

   作者:宣传部

   编辑:

   发布日期:2011-05-09

   阅读次数: 人物简介:高小康: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”副主任。1954年生于陕西西安,1978—1982年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;1987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中国文学硕士学位,1998年获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。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,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,中华美学学会理事。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、文艺美学与当代文化研究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方面,出版学术著作16种,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。其中许多被《新华文摘》、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或引用。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,主持国家和省部级各种研究课题10余项近5年来,完成广东省“传统戏曲与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”重大项目“岭南非物质遗产与粤港澳文化认同”,子项目“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因子影响与传播研究”,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“中国非物质遗产地图编制研究”和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”。 接到校报老师电话,得知采访对象是2010年宝钢教育奖获得者高小康教授时,不免几分欣喜和激动:高老师曾是自己本科时的导师!他为人师表,教学深入浅出,别具一格,深受学子们的欢迎。 一、教学之寄情,乐在其中“教学是实实在在对社会有贡献的东西”“我要是不教学,搞不好就怀疑自己到底在大学几十年,是不是真的干了点真正有用的事。” “在大学里边做教师,如果说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,尤其是我们传统文科,个人感觉教学是最重要、最实在的。”24载高校教学生涯中,从长江跨至珠江,从江南来到岭南,高老师对教学的珍视和执著,依旧不逊当年。他说:“很多书和文章写出来,还真不知有没有用、有没有人看。但教学不一样,对着学生讲话,学生听你讲,是一种交流。学生可能理解,可能不理解,这话可能对,可能不对。但这是学生切实从你这里得到了东西。这对他的知识、智慧,最低限度———对他和社会的交流,都是有帮助的。”在他眼中,教学是实实在在对社会有贡献的东西。自2002年来到中大,高老师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:通常必修、专选3门交错着上,有时还同时上2门。选择,因为兴趣和喜欢。“我要是不教学,搞不好就怀疑自己在大学几十年,是不是真干了点真正有用的事。假如我写的东西是废的,我又不和学生讲课,我真会觉得我在蒙人。”教学是老师心中的一份寄托。 “确实很感激我的学生” “上课对我而言,是我做这个事(身为教师)有价值的证明。学生的反映就是这个价值被确认的途径。所以我特别在意跟学生讲课,也非常在意学生的感觉。” “高老师的课很有趣,他的课堂很受欢迎。”上他的课,学生总能感受到“深入浅出”的魅力。“《文学概论》很抽象,自己看课本很难理解。高老师会结合社会热点,例如后现代主义影片《太阳照常升起》等,通过讲的过程,让我们了解和产生兴趣。”忆昔日课堂,中文系07级陈彦彤记忆犹新。“老师上课有自己准备的一套东西,往往观点独到。材料很新,很开阔视野,脑中会有火花!”他上课,没有“念稿”和“陈旧”二词,让枯燥远离课堂。在南京时,就曾有同学两年同听一门课,发现高老师的讲授内容“更新换代”了。“上课对我而言,是我做这个事(身为教师)有价值的证明。说实在的,感激学生。如果学生没热情、没兴趣,那我也很惨。”高老师特别在意跟学生讲课,也非常在意学生的感觉。也因此这样,系里每年选他为导师的学子总是名额爆满。风靡全系的同时,高老师还“声名在外”:每次开讲座,不少文史哲其他专业的同学和理工科学生也慕名而至。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指标有很多,若以受学生喜爱这一条而言,高老师应是受之无愧。 二、精神传承之脉络,贯古通今“研究活的历史” “想办法突破我们的视野,去理解、重新体验古代人曾有的精神生活。体验传统,去了解那个曾经活过的历史。” 教学成功之外,高老师在学术研究上也颇有建树: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与叙事观念研究,到当代美学和当代文化研究,贯古通今。广阔的研究领域,有时让人产生“古今跨越”之感:分明存在两块距离较大的东西。“其实在我的概念里,二者是贯通的。”对他而言,古今是有关系的,凝聚在一块,就是人的精神的传承、演变和发展。诚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言,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。”“研究活的历史”是高老师的一贯学术主张。在他看来,“古人的东西、历史,他们的情感、精神生活,其实沉寂在当代人和后来人的记忆、心灵深处,存在于集体的无意识中。”他注重从现代人的理解和体验入手去研究古代。 “想办法突破我们的视野,去理解、重新体验古代人曾有的精神生活。体验传统,去了解那个曾经活过的历史。去理解一个在我们记忆中被封闭的东西,把它打开。”高老师说。研究古代时,他注意和当代人心灵的沟通、传承和延续;而研究当代文化时,他又十分关注现象的背后,关注其传承的历史文化背景,这使他的当代研究颇有特色:经常延伸到过去和历史。 别样的学术观点,受益于其研究生导师吴调公先生的影响。“吴先生做研究带着浓厚的体验色彩,有点像创作一样。”曾是诗人、作家的吴先生做研究时强调人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。“科学的研究方法是‘解剖青蛙’,而他的美学、文艺思想研究———是把青蛙放在水里,看它怎么游。”从西北,到江南,再至岭南,高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自己的导师吴先生了。 “抢救濒危,也就是抢救人的灵感。” 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,关注的就是从古代、过去传承到今天的活的东西。” 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研究是高老师近年来新的研究方向。设于我校的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”,是国家唯一的“非物质文化”学术研究中心,高老师担任该中心的副主任。 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,关注的就是从古代、过去传承到今天的活的东西。”乍看之下的“又一次转向”,实际上和老师多年的学术路线一脉相承:研究活的历史。 “过去的一些习惯、想象、技能、情感生活,它通过一些民俗活动、艺术、表演方式传承下来,变成一些藏在人们记忆中的趣味、精神等。”所谓“非遗”,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(如民俗活动、表演艺术、传统知识和技能,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、实物、手工制品等)和文化空间。它和物质遗产的区别,就在于它的非物质性,是无形遗产———“剪纸可分为剪纸作品、剪纸工艺和剪纸传承人。由工匠传承的剪纸工艺是非物质遗产。如果某天世上再没有人会剪纸,工艺就消亡了。剪纸作品就列入物质遗产范畴。”高老师举例说。非遗,珍藏着人类的历史和记忆。然而“人们太相信未来,一切都是新的。未来比现在好,现在比过去好。故意抛弃自己的历史,掩埋自己的记忆。整个世界越来越技术化、物质化,最后人们发觉,地球被我们的技术开掘完了。我们的生活,除了追赶时尚以外,没有新的东西。” “保护它,就是把记忆唤醒起来,唤起我们的感性、对生活的敏感和记忆,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一点。”高老师介绍说,近年来他们在一些少数民族、边远地区,发现和保护了一些处于濒危境地的“民间记忆”。“你只要听听‘原人’在那里唱歌,你就想象得出来。”民间原生态的歌声,引人心飞。曾于梁銶琚上演的五华县木偶剧团表演的木偶书法,当李新贤先生用细线操纵木偶写下“盛世中华”几个笔法遒劲之字时,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古老的记忆,历史的沉迹,在那一刻被观众强烈地感知到了。“抢救濒危,也就是抢救人的灵感。”在高老师看来,不断从历史、记忆、荒蛮的文化氛围中汲取力量,是未来人们生活的灵感所在。被誉为“燕京八绝”的景泰蓝、玉雕、牙雕、雕漆、金漆镶嵌、花丝镶嵌、宫毯、京绣八种传统技艺的集体亮相,昭示古老技艺魅力的同时,更是一份历史的厚重。“濒危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保护?那是我们的一种态度。有的濒危东西,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存有价值,它也许还真有可能挽救。”不少濒危非遗在抢救过程中重新“活过来”,以一种新的形态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当代社会,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新的意义。“但不是所有过去的东西都能完整传下来,有些只是一次临终关怀,然后永远尘封记忆。”近5年来,高老师领队完成广东省“传统戏曲与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”重大项目“岭南非物质遗产与粤港澳文化认同”,子项目“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因子影响与传播研究”,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“中国非物质遗产地图编制研究”和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”。一路的坚守,需要恒心和勇气。“中国的非遗传承人尚在艰苦谋生阶段,一边被充斥整个旅游市场的粗制滥造的小商品挤得没有生存空间,一边陷入热闹非凡的假民俗政府工程中,湮灭了自己。”有着“人间国宝”之称的“非遗传承人”,陷入普遍的传艺尴尬。保护非遗,申遗成功只是完成抢救保护的第一步,唤醒记忆,“非遗”任重而道远。 三、人文关怀之胸襟 博爱温情“他不是那种只沉浸在自己学术世界的人,对周边事物、社会现象很敏感,有很强的观察力。” 渊博的学识,深厚的造诣,却并非不识人间烟火。“老师很先进、很时尚,飞信、校内、msn什么都有啦!学生就业等问题他也能聊。”在07级学生中,他被同学们亲切地冠以“小康哥”的称号。“他不是那种只沉浸在自己学术世界的人,对周边事物、社会现象很敏感,有很强的观察力。5.12大地震后那段时间,记得上课的时候,老师让我们集体起立默哀。可以感受到老师其实是一个很温情,情感很丰富的人。”陈彦彤回忆说。 “老师博爱,随和,不愤青。”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总让学生钦佩。如对“范跑炮”事件,有人十分激愤,而他以一颗宽厚博大之心,告诉学生们在以生命为底线的大灾难面前,何为人之坚守。“我觉得他是站在一个使社会能够进步的角度去看,总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启迪。”季同学说。不犹想起往年一幕情景:08年的课堂上,老师念着一首关于父亲的诗,声音渐而沉重,就那么哽咽。至情至性,可感由斯!岁月悠忽,五载光阴悄然度。时光隧道,容颜涤荡,老师可敬如故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【字体: